首页

初九南一婉慈icon

时间:2025-05-25 04:07:14 作者:美媒揭批大规模减税法案 提醒美国民众:“除非你非常富有 否则将过得更糟” 浏览量:99042

  最近,“大黄山”的概念,被安徽频频提及。

  4月16日,推进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新闻发布会举行,透露安徽将按照“五年见成效、十年成规模”的建设步骤,推动传统观光旅游向现代休闲度假康养旅游升级。就在不久前,安徽高规格举行大黄山建设推进会,明确要持续擦亮“中国黄山、世界黄山”品牌。

  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传统意义上的黄山,这里的“大黄山”,涵盖黄山、池州、安庆、宣城4个省辖市全域,国土面积达4.4万平方公里。这意味着,四座城市需要协同联动、资源耦合,才能更好地抱团发展。这里面,交通无疑是先行条件。

  近日,备受关注的池黄高铁已转入试运行阶段,4月底有望正式开通。它将连接安徽“两山一湖”核心景点,堪称一条“黄金旅游线路”。实际上,不只池黄高铁,近年合福高铁、杭黄高铁、昌景黄高铁等先后建成通车,为文旅资源富集的皖南地区带来极大利好。

  这背后,正是安徽大力打造世界级“大黄山”的迫切。作为安徽文旅最响亮的名片,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的黄山,一度陷入旅游转型缓慢、文旅吸引力减弱的困境。如今,随着“大黄山”这一超级IP加速落地,叠加改写区位格局的高铁机遇,能否撬动安徽文旅出圈?

  一条黄金旅游线

  公开信息显示,池黄高铁正线全长约125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设池州、九华山、黄山西、黟县东4座车站。

  作为武汉至杭州快速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池黄高铁在池州站与宁安高铁联接,在黟县东站与杭昌高铁杭黄段联接。正式开通后,将结束安徽沿江地区的安庆、池州等地与黄山地区无高铁直达的历史。

图片来源:中国铁路

  通过池黄高铁进一步延伸,池州、黄山则有望成为合肥、武汉、杭州三大中心城市联通的重要节点,拉近长三角和中部地区的时空距离。

  值得注意的是,这条高铁线路开通对当地还有更为特殊的意义。

  从地图上看,仅百余公里的池黄高铁横贯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核心区,一举串联起安徽文旅的重磅王牌“两山一湖”,即黄山、九华山两大5A级景区和太平湖4A级景区。线路开通后,杭州、上海到九华山,武汉到黄山均只需2~3个多小时即可到达,大大提高景区通达性。

  而作为黄山、池州两市之间的首条高速铁路,这条黄金旅游线的含“金”量远不止“两山一湖”。

图片来源:《安徽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

  公开资料显示,黄山市是徽商故里、徽州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拥有56家61处A级以上景区,其中5A级3家8处、4A级22家;全市310处国家级传统村落、492处省级传统村落,4072处历史建筑,千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均居全国前列、安徽首位,独拥文化自然“双世遗”、历史文化“双名城”。

  池州市境内拥有1个5A级和17个4A级景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九华山、杜牧笔下“牧童遥指”的杏花村、享有“中国鹤湖”之称的升金湖、“华东地区最后一片原始森林”牯牛降(位于池州市与黄山市交界处)都坐落于此。

  不仅历史性打通安徽省内两大旅游城市,沿着池黄高铁横向延伸,还可进一步连通黄鹤楼、西湖、黄山、太平湖、九华山、西递、天柱山等诸多知名景点,在更大范围内推动长三角和中部地区的文旅资源互通。

  一个世界级IP

  随着池黄高铁开通,黄山市将实现所有区县通高铁,也标志着大黄山区域将全面进入高铁时代。在当地看来,这或将成为改写命运的一次重要契机。

黄山 图片来源:新华社

  “你们要有点雄心壮志,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1979年,邓小平同志登上黄山并发表著名的“黄山谈话”,黄山乃至整个中国旅游市场化发展的序幕由此掀开,同时也奠定了黄山作为中国现代旅游启蒙地的地位。

  多年过去,作为传统旅游胜地的黄山却一度陷入靠天吃饭、门票依赖、体验单一等质疑声中,成为不少人口中“老气横秋”“被年轻人抛弃”的“过气”景点。

  外界的遗憾与惋惜,不仅因其坐拥足以傲视群雄的文旅资源,也与其背靠长三角大量优质消费群体,却没能充分挖掘市场潜力有关。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安徽文旅给人留下的印象——和其所处的区位类似,尽管资源禀赋高、市场空间可观,但不南不北、不东不西,最终形成“不温不火”的尴尬局面。

  “随着高铁时代全面来临、交通能级显著提升,黄山进入重要战略机遇期,处在崛起赶超新风口,迎来大有可为新阶段。”2021年9月,黄山市第七次党代会报告指出,黄山已经摆脱地理空间的偏居一隅,更要摆脱思想空间的偏安一隅,勇敢担起大黄山的新使命。

  有媒体评价,“靠天吃饭”这么多年,黄山开始如梦初醒。与此同时,一盘更大的棋局加速酝酿。

  按照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会产生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的作用是巨大的。“大黄山”,正是在这样的期待中应运而生。

  2022年2月,安徽发布《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十四五”建设发展规划》,首次明确提出“大黄山”概念。同年11月,黄山、池州、宣城、安庆4市联合发布“大黄山宣言”,在构建一体化体系的多个方面达成共识,明确将打破市域界限,走上携手发展的共进之路。

  2023年,安徽先后召开全省旅游高质量发展大会、审议通过《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行动方案》,力争通过5至10年的努力,将大黄山打造成为世界级品牌;今年3月,安徽又高规格举行大黄山建设推进会,进入全面推进阶段……加快打造世界级大黄山IP已然上升到空前高度。

九华山 图片来源:新华社

  在当地的谋划中,“大黄山”旨在通过跨区域联动发展,推动优质资源“串珠成链”,并深入对接广阔的长三角市场,最大程度放大资源组合的乘数效应。

  一个十年目标

  4月16日,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进一步明确“五年见成效、十年成规模”的建设步骤及目标——

  2024年到2028年,大黄山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六大高端服务业发展加速,建成3家以上国际性会展中心场馆,四市分别新建1~2家国际品牌酒店等;

  2029年到2033年,大黄山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到2033年,大黄山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000亿元,六大高端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接待国内游客超过6.7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7900亿元……

  数据显示,2023年大黄山四市生产总值约7000亿元。其中,黄山市经济规模和增速在长三角41市中双双垫底,池州市经济规模居倒数第二;同年,四市接待国内游客2.7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857.5亿元。

安徽宏村 图片来源:新华社

  这意味着,无论经济规模还是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都要在十年间翻一倍以上。

  高难度的目标设定,也显示出安徽省级层面对大黄山寄予的厚望。用当地媒体的话说,大黄山地区虽拥有好山好水好文化,但还没有充分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竞争胜势,也没有助力安徽成为旅游强省。

  安徽大学教授、安徽省旅游学会副会长李东和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指出,安徽资源禀赋优越,但旅游产业一直大而不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许多地方仅满足于景区的人气和门票收入,旅游产品供给侧与品质化、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侧脱节,难以满足当下旅游者对于“大尺度”旅游的需求。

池州夜景 图片来源:安徽日报(张延鹤 摄)

  在此背景下,当地明确大黄山建设的核心任务:推动传统观光旅游向现代休闲度假康养旅游升级,推动旅游产业向跨界融合的现代服务业延伸,打造六大高质量现代服务业集群,带动高端绿色的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发展。

  为支持推动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安徽省人民政府与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理事会签订共同设立大黄山产业投资基金协议,组建总规模100亿元的大黄山产业投资基金;同时,与民生银行签订共建大黄山战略合作意向性协议,未来五年,民生银行给予大黄山建设不少于300亿元的意向性融资支持。

  此外,在建立大黄山城市联席会议制度方面,明确将由大黄山四市轮值牵头,每半年召开一次联席会议,重点强化产业协同、基础设施协同、高品质公共服务协同和政策协同,统一开展双招双引、市场营销等活动。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曾经,一首《我的中国心》传唱大江南北,也让黄山名声在外。如今备受期待的是,作为大黄山首轮轮值方,黄山这次又将如何“打响头炮”?

  记者|程晓玲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美国中央司令部:在红海水域摧毁胡塞武装4艘无人舰艇

习近平指出,智利是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南美国家。半个多世纪以来,双方始终坚定支持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是彼此信赖的好朋友、合作共赢的好伙伴。中方愿同智方以明年建交55周年为契机,密切战略沟通,深化互利合作,共享发展机遇,推动中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取得新的更大发展,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我与中国的情缘(我和中国的故事)

推动教育和人才体制改革,建设全球高水平人才高地。新质生产力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应深入推进大湾区高等教育融合发展,支持港澳高校到内地合作办学,联合建设优势学科、实验室和研究中心,推动学科资源、研究设施的共建共享。围绕建设全球性人才高地,深化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需定供、外引内培,推动大湾区高校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与大湾区重点优势产业尤其是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需求实现精准匹配,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实现深度融合,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强化人才支撑。

(乡村行·看振兴)重庆“头雁”归乡筑梦 深耕乡村“甜蜜”事业

有了文化主体性,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依托文化主体性的文化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是中华民族行稳致远的重要支撑,是克服现代化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精神动力。文化的主体性越强,文化自信就越坚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所拥有的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越大。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为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全面指引,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

碧树结金果 云南永德迎来坚果采摘季

比如“大唐赠泰师鲁先圣孔宣尼”碑,是十三碑亭中较早的唐碑之一,碑文主要是对孔子的追赠和尊崇,体现了唐朝时期孔子地位的崇高,对于研究唐代的尊孔及当时的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河北南皮近3万亩紫花苜蓿迎来末茬收割

“在果洛州甘德县,牧民不用在高原上跟着牦牛满山跑,只需通过大数据平台显示屏就可以看到牧场情况,该平台不仅节省了牧民放牧时间,还能看到牦牛的体重、数量、健康状态和运动量情况,实现了养殖流程自动化,为牧民们降低了养殖成本,推动畜牧产业高效发展。”中国联通三江源国家大数据基地工作人员介绍,青海省畜牧产业正从传统养殖业迈向“智慧牧场”,探索出了一条特色的生态畜牧业道路。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